学院新闻

李平教授应邀参加2011年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年会并作主题发言

发布时间:2011-11-14 发布人:

        2011年11月7日在云南德宏召开了“2011年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年会”,学会常务理事、我院院长李平教授应邀参加并在年会上做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的主题报告。来自国内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共同就“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国际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环境”、“亚太、东亚的合作趋势”、“TPP最新进展及对亚太区域一体化的影响”、“美国对外战略与中美关系”、“俄罗斯政治与对外关系”、“东北亚地区关系”及“东盟发展与中国东盟关系”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李平教授在发言中指出:2011年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令人担忧,种种迹象显示世界经济继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正在进入二次探底阶段,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近期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并非偶然性因素所致,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不过是其中的必然表现之一二。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产业空心化、技术创新不足,实体经济领域缺乏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使得过多的财富积累被迫导向地产乃至虚拟经济领域,不仅脆弱了其内部经济增长的基础,同时把过剩的资金挤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当主要新兴经济体也逐次呈现流动性过剩时,诸如金砖五国等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内生性的通货膨胀。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主要与其长期坚持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关系,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并持续出口的结果不仅累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同时也带来了可预知的通胀压力,随着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逐渐富裕,国内非完全市场化运作的金融市场、极其有限的投资通道加之民众对富裕生活的不断渴望,进一步助长了各个领域的物价水平。在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的关键时刻中国开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在方式和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困惑:其一,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持续攀升既有前文所述及的流动性过剩和追求美好生活等需求因素所致,也有“土地财政”、垄断等制度性供给因素使然。如果不对制度因素进行彻底革新,调控恐难以为继。其次,检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四年左右后我们又在经历同样的故事,我们一方面被动接受外需萎缩的事实、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指向却又是在主动打压内需,经济增长的内外环境堪忧。至于是否现阶段中国出手救助美债和欧债危机,逻辑是: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本质是发达经济体资本的逐利性所致,其“藏富于民”的结果导致其主权债务危机却要争取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经济体为其买单,着实是一种贻笑天下的行径。即使有人担心中国价值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缩水,也不是我们出手救助的真实理由。关于如何处置巨额外汇储备,关键不在于是否必须购买风险相似的美国或“欧猪五国”的国债,而是应尽快转换思路,把账面资产转换为实际资产、特别是中国长期增长和发展的稀缺经济或政治资源。